秤砣虽小压千斤。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大的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它们支撑着就业、连接着消费,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仍受到高度关注。普惠小微贷款能否持续增长?小微企业是否会遭遇银行抽贷、断贷?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如何应变局、开新局?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等五个方面,深刻阐明了我国发展具有的战略性的有利条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3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当地时间3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到0.25%至0.5%之间。同时,美联储预计将在接下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开始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开启缩减资产负债表进程。
银行业的服务怎么样?消费者说了算。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通报了去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通报显示,银行业消费投诉90595件,较去年第三季度增长3.8%。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占比最高,达投诉总量的36.4%;城市商业银行(含民营银行)投诉量环比增长最快,达13.8%。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506,较上一交易日下行200个基点;3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016,较上一交易日上行335个基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逐步增强,汇率风险管理成为涉外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今年赤字率下调至2.8%左右,并不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特别是支出力度有所减弱。我国增加财政支出的来源具有广泛性,并非仅依靠举债。适当调低赤字率,有利于保持财政可持续,有利于稳预期、提信心。
2017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年均增长约4.8个百分点,增幅总体稳定。从国际上看,与主要经济体相比,疫情以来我国杠杆率增幅相对可控,以相对较少的债务增量支持经济较快恢复增长。2021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得力、经济稳步恢复、宏观政策有效等因素共同推动宏观杠杆率回到基本稳定的轨道,为加大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创造了空间。
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深入推进金融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
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深入推进金融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提出,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人民币避险功能凸显,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将会走出单边升值行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依托我国强韧的经济实力、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日趋完善的金融市场,人民币足以成为具有吸引力和值得信赖的避险货币。